修善关旅游景点介绍 修善关,位于卡房乡卡房村土门东南方向,左有老君山,右有三角山,两山耸峙,关扼要冲。出关南入湖北红安,西入大悟县,当时是卡房出入山外的商家必经之地。此名为何叫修善关现已无法考证,大概是有一乐善好施舍人家住在此地,经常为过路人提供茶水食宿等方便而得名。 据说在清朝年间官兵在此设盐卡收税,禁止盐贩子私运到黄安、黄陂等地,“黄”在当地谐音“房”而后渐渐称为卡房,现仍有房屋六间保存较完整,归红安县国有林场。 修善关地处咽喉要道,在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得到修善关可掌握便利的运输通道和富足税收,围绕修善关大小战斗不计其数。 1946年6月中原主力突围,只留下一小部分人员坚持斗争。寒冬腊月的一天,何耀榜带领大别山工委住在老君山水濂洞休整,两名士兵在修缮关收税时被叛徒告密,当时驻扎在卡房街的剿共突击队大队副队长林让山带着一队人马疯狂向我军驻地杀来,时值腊月大雪纷飞,敌人循着脚印一路追到水濂洞,当我方哨兵发现敌情时已完全处于包围圈中,只有五人奋力突围到云峰寺。敌人机枪疯狂向我军扫射,何耀榜腿部中弹,政委罗正兵中弹光荣牺牲,其余人因卡壳而幸免一劫。敌人残忍的割下罗政委头颅,悬挂于卡房土门上湾马槽之上示众,以动摇者斗争意志。此战我方丢掉根据地和赖以经费保障的盐卡。 岁月沧桑,修善关早已没有当年的繁华和喧嚣,如今卡房和外地的联系已四通八达,但修善关的内涵却不断在丰富,积德扬善的灵魂还在卡房发扬光大,卡房人会永远记住“修善关”三个字,因为它是卡房名字的起源。